当“白日做梦”成了正经爱好
最近刷视频总能看到带着#梦女tag的剪辑,点进去全是帅气男角色对着镜头放电。有个姑娘在评论区急吼吼地问:“到底梦女是什么意思啊?”马上有人回复:“姐妹!这可是当代网瘾少女的快乐老家!”
说白了,梦女就是自己当编剧,把喜欢的虚拟人物拽进自创的恋爱剧本。她们不用等着官方发糖,自己动手写同人小说、画约会场景,甚至剪出以“我”为主角的恋爱视频。就像上次看到个神作,有人愣是把《哈利波特》里的斯内普教授套进校园甜宠剧,弹幕全在喊“教授年轻时绝对是个闷骚男”!
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酸味的爱情
别以为追星的才玩这套,很多梦女专挑冷门角色下手。上次在论坛围观到个狠人,硬是把《西游记》里的白龙马拟人化,整出二十万字人龙虐恋。底下清一色“姐姐考虑出书吗”,还有人追问:“龙角摸起来真的硌手吗?”这届年轻人造糖能力,连专业编剧都直呼内行。
更绝的是她们的分工体系:文手负责生产睡前小甜饼,画师承包恋爱纪念日贺图,剪刀手专攻高甜混剪。有个追《电锯人》的女孩,每天更新和早川秋的“同居日记”,评论区俨然大型云恋爱现场。你说这是单相思?人家理直气壮:“纸片人老公永远不会塌房!”
虚拟男友包年套餐已生效
仔细观察会发现,梦女们最爱的大多是美强惨人设。《咒术回战》的五条悟常年霸榜,摘下眼罩秒变居家男友的脑洞养活了多少画师。更不用说《排球少年》的及川彻,光是他给“我”系围裙的日常向二创,抖音点赞分分钟破十万。
有心理学家指出,这种现象本质是安全型情感投射。现实中遇不到完美对象?那就自己造个永远忠诚的。就像那个把《进击的巨人》兵长拽进办公室恋情的小姑娘说的:“我家这位虽然说话毒舌,但每天准时下班给我做饭诶!”
当幻想照进现实的勇气
总有人觉得梦女群体活在虚妄里,但她们可比谁都清醒。认识个资深梦女,白天是律所女强人,晚上化身乙女游戏策划。问起原因,她秒变哲学家:“现实恋爱要考虑彩礼房贷,我和纸片人老公只管风花雪月,这叫现代女性的情绪降压舱。”
更惊喜的是,很多人在创作过程中解锁了新技能。原先连PPT都不会做的姑娘,现在能把视频剪辑玩出花;语文考试总挂科的中学生,写着写着同人文居然成了网文新秀。说到底,这场大型造梦运动里,真正被宠爱的可能是她们自己的想象力。
平行世界的另一种可能
有人把梦女行为等同于逃避现实,但这帮姑娘早就想通了:“我只是在虚构故事里寄存温柔,该上班上学照样拼命。”就像那个同时给五个动漫男主当“女友”的插画师说的:“现实中的我独立自强,精神世界的我需要充电站。”
说到底,梦女是什么意思根本不重要。当95后00后把“爱幻想”变成充满生命力的文化现象,或许正提醒着我们:在这个压力山大的时代,能留住天真幻想的人,也许比谁都活得透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