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由“脸”引发的社会震荡

当“美男子杀1人伤多人被判100年”的判决词出现在法庭屏幕上时,旁听席传来此起彼伏的抽气声。这个长相酷似明星的29岁男子张某,用屠刀撕碎了“颜值即正义”的荒诞逻辑。案发当夜监控显示,他带着精心打理的发型走进便利店,却在三分钟后突然持刀捅向店员,随后在街道上连续袭击5名路人。目击者回忆:“他行凶时表情平静得可怕,就像在拍电影特写镜头。”

法律天平上的百年刑期

审判长宣读判决时特别强调:“百年刑期不是简单的数字累加,而是对每起伤害的独立审判。”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,张某同时触犯故意杀人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6项罪名。法学专家指出,这种“数罪并罚顶格判”的案例全国不足20例,上次类似判决要追溯到2016年的银行劫杀案。

社交媒体上的“颜值脱罪”怪象

案件曝光初期,短视频平台突然涌现大量“高颜值罪犯”混剪视频。部分账号将张某的社交平台自拍配上抒情音乐,点赞量最高的一条获得23万次转发。这种现象引发公安部官微罕见发声:“任何试图美化暴力的行为都是在受害者伤口撒盐。”数据显示,案件审理期间,关于“罪犯颜值”的搜索量是“受害者信息”的47倍。

精神病鉴定掀起的舆论漩涡

辩护律师提出的间歇性精神障碍鉴定申请,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。司法鉴定中心负责人接受采访时透露:“张某行凶前特意更换黑色卫衣、购买新手机卡、清除电子设备数据,这些缜密准备直接推翻了突发精神疾病的可能。”网友整理的“高智商犯罪时间线”长图,24小时内阅读量突破800万。

美男子杀1人伤多人被判100年:颜值与暴力的反差背后  第1张

受害者家属的百年追问

遇害便利店店长的妻子在法庭外哽咽:“就算判1000年,我丈夫也回不来了。”心理援助团队披露,6名伤者中有3人出现严重创伤后应激障碍,最年轻的19岁大学生至今不敢独处。法律援助基金会为此开通专项通道,已有超过2600名市民签署联名信,要求严惩暴力犯罪。

监狱系统里的特殊囚徒

据知情人透露,张某入监后引发连环效应:狱警不得不调整放风时间,防止其他囚犯围观;心理评估显示其具有高度表演型人格特征;更意外的是,监狱图书馆的《刑法》教材借阅量同比激增300%。这种异常现象促使司法部门召开紧急会议,研讨特殊罪犯的管理规范。

百年刑期背后的警示意义

这个案件撕开了现代社会多个隐疾:当美颜滤镜模糊了道德边界,当流量狂欢消解了是非标准,当部分人把“颜值特权”当真,最终只会酿成血色悲剧。正如主审法官在结案陈词中所说:“用100年刑期丈量罪恶,就是要告诉所有人——法律面前,皮囊从来不是免罪金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