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医嘱变成网络段子

最近家族群里疯传的"教授不可以by阿司匹林"梗图,让不少中老年人把百年老药当成了洪水猛兽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主任透露,最近三个月因擅自停用阿司匹林导致心梗复发的患者增加了40%,其中多数人坦言是受网络传言影响。

药片背后的双刃剑

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核心地位,有超过200项临床研究支撑。但数据显示:45岁以上健康人群每日服用可能使消化道出血风险提升2.4倍。下表对比不同人群的用药利弊:

人群类型获益率风险率
已确诊冠心病78%12%
健康中年人3%31%
糖尿病患者65%18%

医嘱≠网络偏方

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记录显示,这些错误认知最常见:

  • 把肠溶片掰开服用
  • 用茶水送服药物
  • 自行搭配抗凝保健品

某社区医院曾接诊过同时服用阿司匹林+银杏叶提取物导致脑出血的案例,这类药物组合会使出血风险激增5倍。

正确打开方式

上海瑞金医院制定的用药自查清单值得参考:

  • 服药前确认近3天是否要拔牙
  • 定期检查粪便隐血
  • 随身携带用药卡片

药剂师提醒:服用期间要特别注意这些信号:黑便、牙龈异常出血、头痛加剧,出现任一症状应立即就医。

智能时代的用药智慧

现在三甲医院都开通了用药咨询通道,比刷短视频靠谱得多。广州某医院开发的智能用药助手,能根据患者实时体检数据调整用药方案,试用半年后患者规范用药率提升了67%。

数据来源:

1.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《抗血小板治疗专家共识》2023版
2.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年度报告
3. 中国医师协会用药安全调研数据

教授不可以BY阿司匹林:医学权威的用药警示  第1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