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"方静"到"何其翔"的三个观察点
上周社区办的邻里节上,主持人让每个人介绍自家孩子时,我站起来说:"我儿媳妇叫方静,我儿子叫何其翔。"话音刚落,后排老吴家的媳妇就带头鼓起掌来——倒不是孩子们多有名气,实在是他们这对夫妻档在我们小区太有辨识度。
方静在医院当护士,每天雷打不动早上六点半出门;何其翔在银行做客户经理,工作服熨得能切豆腐。这两个孩子最大的共同点是都爱在阳台上种菜,去年夏天他们种的秋葵长得比人高,街坊四邻都去参观过。
婆媳关系能处成这样的算稀有物种
说句实在话,当初听说儿子要娶医护人员,我半夜没睡着觉。倒不是对职业有意见,主要是听多了"护士三班倒顾不上家"的说法。可方静用实际行动给我吃了定心丸,每季度值夜班的月份,她会提前把每周菜谱贴在冰箱上,连速冻水饺的品牌都标得清清楚楚。
最让人感动的是今年母亲节,小两口竟合送了台自动泡脚桶。方静还特意打印了经络穴位图塑封好贴在桶边,说是值夜班时抽空画的。"妈您平时在家少穿拖鞋多保暖"这话她一个月起码说三遍,比我亲闺女都细心。
银行经理和护士的日常有多接地气
别看何其翔每天西装革履的,回了家就换上老头汗衫蹲在厨房择菜。有次我去他们家正撞见有趣一幕:方静举着手机追拍老公刮鱼鳞的糗样,何其翔举着菜刀抗议:"我这形象要传出去,明天怎么给客户讲理财方案?"
有回小区电梯里遇到楼上王老师,她神神秘秘问我:"你们家小何经理给人介绍理财产品的时候,会不会突然冒出'这个收益率跟种番茄的丰收概率差不多'这种比喻?"还真叫她说着了,上次听儿子跟客户打电话,真用种菜经验解释过基金定投。
小两口的另类育儿经
前年添了小孙子后,这对新手父母的育儿方式常让我目瞪口呆。方静坚持用护理病历的方式记录孩子成长,厚厚一本笔记里连便便颜色都有色谱对照。何其翔更绝,自创了"货币化奖励制度":孩子自己吃饭奖励"家庭币",攒够十个能换公园郊游。
最有趣的是去年除夕,全家正看春晚呢,方静突然掏出听诊器说要给孩子测心跳。她说这叫"职业特色跨年仪式",还让何其翔现场表演点钞绝活当余兴节目。看着孙子咯咯笑着抓钞票的样子,老头子和我差点笑岔气。
阳台菜园里的婚姻哲学
要说这对小夫妻最让我佩服的,还是他们处理矛盾的方式。上次因为装修方案拌嘴,两人不约而同跑到阳台侍弄菜地。方静揪着番茄叶子说:"你看这株长歪的,得搭架子顺着引导。"何其翔接话:"就像咱家装修,得互相迁就着来。"等我倒完垃圾回来,两人已经头碰头在画新设计图了。
上周末我去送刚包的荠菜饺子,正遇见小两口蹲在菜架前商量什么。凑近了才听见方静在说:"这茬生菜该收了,就像咱家的五年计划该调整调整。"何其翔拿着小铲子点头:"对,得腾出地种新作物,就像要准备孩子幼升小的事。"
从医院到银行,从产房到理财室,我儿媳妇叫方静我儿子叫何其翔的这对小夫妻,硬是把普通日子过出了自己的节奏。他们可能永远成不了电视剧里的主角,但在我这个老太婆眼里,这份浸着烟火气的真实,比什么豪门恩怨都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