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里的定时炸弹:这些应用正在威胁你的安全
最近有用户发现手机突然多了十几条陌生短信验证码,一查才发现是装了某个伪装成天气预报的贷款软件。像这类被列入十大禁止下载安装应用的软件,每年导致超过200万用户信息泄露。它们打着"免费""便捷"的旗号,实际上却像病毒一样潜伏在手机里。
根据安全机构统计,我国平均每部智能手机中就有3.2个高危应用。特别是这几种类型的软件最危险:
- 会偷钱的扣费软件:后台自动订购增值服务(引用[1](https://www.cnvsw.com/ruanjianjiaocheng/22539.html)、[5](https://www.cnvsw.com/ruanjianjiaocheng/22072.html))
- 要人命的网贷APP:年利率高达598%,逾期就爆通讯录
- 真假难辨的山寨软件:连图标都和正版一模一样(引用[2](http://www.mmlai.com/article/jc-94029.html)、[3](http://www.mmlai.com/article/zb-109231.html))
2024年最新禁用APP名单(附具体危害)
软件名称 | 伪装类型 | 主要危害 |
---|---|---|
急速借贷 | 金融服务 | 窃取通讯录、暴力催收 |
特价淘宝 | 购物平台 | 诱导输入支付密码 |
WiFi万能钥匙专业版 | 工具类 | 植入恶意广告插件 |
隐私相册管家 | 照片管理 | 上传云端并勒索用户 |
网红直播伴侣 | 视频软件 | 后台开启摄像头偷拍 |
上榜的这些应用多数通过第三方平台传播,有些甚至打着"破解版""去广告版"的幌子吸引下载。曾有用户安装某视频软件后,话费一夜之间被扣光(引用[4](https://www.mumei.net/bagua/42352.html))。
三招教你避开危险软件
第一招:认准官方标识
在应用商店查看开发者信息,正版淘宝APP开发者显示为"淘宝(中国)软件有限公司",而山寨版往往是个人开发者。
第二招:关闭危险权限
如果一款手电筒应用要求读取通讯录,立即删除!正规应用只会申请必要权限,不会索要短信、通话记录等敏感信息(引用[1](https://www.cnvsw.com/ruanjianjiaocheng/22539.html)、[3](http://www.mmlai.com/article/zb-109231.html))。
第三招:定期安全检测
使用手机自带的安全中心扫描应用,特别是从网页下载的安装包。某款被禁用的贷款APP,就是通过安全检测被发现私自调用20多项系统权限。
这些下载渠道最容易中招
- 压缩包里的"赠品软件"(引用[5](https://www.cnvsw.com/ruanjianjiaocheng/22072.html))
- 黄色网站弹窗广告推荐
- 微信群分享的"内部版"APP
- 二手平台交易的游戏辅助工具
曾有用户在论坛下载某影视APP,结果手机变成矿机,全天候都在挖虚拟货币。这类软件往往伪装成免费追剧、游戏外挂等形态出现(引用[4](https://www.mumei.net/bagua/42352.html))。
常见问题答疑
已经安装了怎么补救?
立即备份重要数据并恢复出厂设置,修改所有账户密码。若发现资金损失,要保留扣费截图报警。
苹果手机会不会中毒?
虽然iOS系统相对安全,但通过企业证书分发的非法应用同样存在。去年就有多款盗版电子书APP被曝收集用户iCloud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