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像素遇见琴键

你可能听过YUSUI的歌,但未必知道他电脑里存着3TB未公开的视觉素材。这位把作曲软件和绘图板当“连体婴”使用的创作者,总在凌晨三点给粉丝丢出“音乐+插画”组合包——比如上个月突然发布的单曲《像素雨》,搭配了16张逐帧手绘的GIF,歌迷们边听歌边手动拼图,硬是把动态插画拼完整了。

这种玩法让YUSUI的Spotify主页像个多宝格:播放量300万+的电子音轨《Glitch Heart》,封面是他用老式显像管电视拍摄的失真自拍;点击量断层的治愈系钢琴曲《午睡云》,配套的AR滤镜能让手机摄像头里的天空飘起棉花糖。数据不会说谎:带视觉包的作品平均播放时长比其他曲目多47秒,这年头能让听众多看半分钟,比拿奖还难。

藏在波形图里的密码

某次直播时,YUSUI展示过他的秘密武器——一套自研的“声画转换器”。把《海岸线备忘录》的音轨导入软件,频谱图上竟浮现出潦草的手写歌词:“潮汐把贝壳推上岸/就像你总在深夜发来的语音条”。更绝的是《机械蝴蝶》的MV,每个鼓点都对应着画面里机械翼片的开合角度,这种强迫症级别的音画同步,让乐迷恨不得拿游标卡尺逐帧测量。

  • 2022年《视听共生》企划:音乐与插画同步更新12周
  • 2023年AR音乐会:72%观众同时使用手机相机功能
  • 实体专辑《双生介质》销量:首周破万(含限量版画册)

在数字时代「留白」

别被那些炫技操作骗了,YUSUI最狠的招数是“做减法”。新专《呼吸协议》里藏着首没有封面的曲子,官方说明写着:“请闭上眼睛播放,你的脑内画面就是最佳封面”。结果乐迷社区里冒出2000多幅手绘投稿,从水彩晕染到代码绘图应有尽有。

作品类型平均时长互动量
纯音乐3分28秒1.2万
音乐+静态视觉3分15秒3.8万
音乐+动态交互3分40秒6.5万

与乐迷共建的「未完成式」

还记得去年刷屏的《城市体温计》企划吗?YUSUI把未混音的demo丢到网上,72小时内收集到1842条环境音采样。最终版里你能听见东京地铁报站、首尔便利店开门铃、上海弄堂晾衣杆碰撞声——这些声音被做成可视化的温度曲线,随着音乐起伏变化,实体专辑还附赠温度感应油墨印刷的歌词本。

这种“半成品美学”正在改变游戏规则。当其他音乐人严防死守demo泄露时,YUSUI反其道而行之,最新企划《空白乐谱》直接把编曲权限开放给乐迷。截止目前,已有800+个改编版本在社区流传,最野的版本把钢琴曲改成了非洲鼓版,还得到了本尊点赞。

关于未来的「正在进行时」

听说YUSUI最近在折腾“气味可视化”,据工作室泄露的草图显示,新作可能会附带浸过精油的试香纸。想想看,听着电子乐看着动态视觉,还能闻到对应场景的味道,这波操作要是成了,音乐流媒体该考虑开发嗅觉插件了。

“技术只是工具,重要的是让人找回听CD时代的那种专注感。”——YUSUI 2023年访谈节选

ARTIST: YUSUI:在音乐与视觉的边界寻找「呼吸感」  第1张

参考文献
  • Spotify艺术家页面流量统计(2023Q2)
  • 《数字音乐消费行为报告》音乐先声研究院
  • YUSUI工作室公开资料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