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废水排海再上头条 数据刷新纪录

当大家还在讨论福岛海鲜能不能吃,日本又搞了个大新闻——4月10日启动第12轮核污染水排海,单次排放量高达7800吨。根据澎湃新闻数据,自2011年核事故以来,累计排放量已突破134万吨,这水量相当于灌满538个标准游泳池。东电公司嘴上说着"处理水绝对安全",但这波操作让不少网友直呼"达咩"。

国际社会炸锅 太平洋成"共享鱼塘"?

这次排海直接把中日韩三国的热搜榜给承包了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这是"极端自私不负责任",韩国环保团体组团到日使馆门口抗议,连太平洋岛国论坛都发来"灵魂拷问"。有意思的是,美国一边给日本站台,另一边却连续三年限制进口日本海产品,这波双标操作被网友调侃为"美式真香定律"。

日本国内掀骂战 专家在线怼政府

别以为只有外国人在着急,日本本土早就吵翻天了。福岛渔民代表怒斥政府"背叛承诺",核能专家在电视台公开打脸:"ALPS系统根本去不掉氚和碳14!"更魔幻的是,有东京市民发现超市海鲜区悄悄撤下了产地标签,这掩耳盗铃的架势,连日本网友都忍不住玩梗:"建议改名叫薛定谔的鱼"。

日本核废水最新消息:第12轮排海启动 7800吨入海引全球热议  第1张

排海计划成连续剧 未来还有多少集?

按东电公司的剧本,这出"核废水闯大洋"至少要拍到2040年。虽然每集剧情都是熟悉的配方——排放、抗议、打嘴仗,但吃瓜群众更关心现实版《后天》会不会上演。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,福岛周边海域铯-137浓度超标180倍,这数据可比任何恐怖片都带劲。

海鲜自由成玄学 我们该慌吗?

现在最让打工人破防的,莫过于海鲜价格坐过山车。上海日料店老板哭诉三文鱼订单腰斩,大连渔民直播间天天被问"辐射检测报告呢"。中科院专家倒是淡定科普:"洋流不是快递,污染物扩散要时间。"但看着日本超市里白菜价的海鲜福袋,网友神总结:"这波属于伤敌八百,自损一千"。

从2011年福岛核泄漏到现在的第12轮排海,这场日本核废水连续剧不仅没大结局,反而不断加更新番。在各方博弈的背后,太平洋正在成为最大的"实验场"。作为地球村吃瓜群众,我们除了紧盯日本核废水最新消息,更该思考:当科技遇上利益,环保的底线到底在哪?